北京地铁杨才胜从技校毕业生到地铁信号神

北京权威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

新京报快讯(记者裴剑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缓解列车拥挤,北京地铁多条线路采取了“超长超强运行图”的新措施,然而,这也使故障风险可能成倍增加。一套非介入式的道岔在线监测系统破解了这一难题,而这套系统则是由北京地铁通号分公司检修一项目部技术研发室主任杨才胜和徒弟们自主研发的。

杨才胜是北京地铁技校的首批毕业生,今年已经57岁。40年的悉心钻研,让只有中专学历的杨才胜成为了地铁信号领域的专家,被不少同行称为“信号神医”。由他领军的创新工作室多年来研发出41项技术革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北京地铁运营中。

在工作间,杨才胜正指导徒弟调试信号测试设备。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研发系统获国家专利,疫情下保障地铁“超强运行”

“道岔”是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装置,列车改变前进方向、掉头折返全靠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缓解列车拥挤,地铁多条线路采取了“超长超强运行图”的新措施。但是,车次加密和一批“沉睡多年”的道岔设备重新启用,使设备故障风险可能成倍增加。

“比如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原来车辆在这一站基本不会折返,但现在列车经常要在这里折返后进行套跑。”杨才胜说,5号线建设年代较早,缺少道岔在线监测装置。而“道岔在线监测”一直是业内难以攻克的难题,加装一套道岔在线监测系统,需要对既有系统产生改变,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必须经过设计、勘察、评估等环节。

杨才胜所在的通号分公司负责北京地铁全路网余种、20余万台设备,每日24小时不间断维护工作。从业40年来,杨才胜处理了多起急难险重的信号故障,道岔在线监测的问题,自然也早早进入了他的视线。

去年年底,杨才胜和徒弟们研发出一套非介入式的道岔在线监测系统,他们首次利用光电传感器技术,可在不改装现有设备的前提下,实现对道岔状态的监测,还能提前预判风险。该发明填补了道岔监测的空白,于年获得国家专利。

“这个项目我们早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