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做一个专业的质量人13
聚焦“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的质量干货。第13章线长的苦乐。本文字数,5分钟阅读。
刘红光在那家韩资企业做生产线长的日子还是很充实的。
每天早上,要和生产线的所有员工开晨会。讲一下昨天产量完成状况,有哪些主要品质不良。今天要完成的产量,以及其他事项。
团队中是一些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和小姑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每天在生产线上不停地工作,却似乎感觉不到疲劳。
刘红光时常在想,每一个员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每一个子女都是父母的希望。他们来到工厂工作,安全生产是第一位,伤到哪里都对家人影响很大。所以,每天收线前5分钟,都会组织大家清理生产线,关闭电源,确保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晚上不加班的时候,刘红光就会到市场上去转悠。看看路上人来人往,街边各种小吃香飘四溢,不禁会咽一下口水,但舍不得花钱去买。
在街道的拐角处,刘红光发现有一个摆地摊的在卖书,就凑了上去。他想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工作那么久,都没看过什么书。
知音、故事会,这些他不感兴趣。一本一本拿在手上翻一下,然后放下。突然,他发现了一本《QC七大手法》的书籍。
这个好像听以前的主管说过。自己虽然在之前的工厂管理一百多号人,但也只是管人,每天就是对照检验标准监督是否执行到位。至于标准是怎么做出来的,谁做出来的,为什么要这么规定,他是不清楚的。公司里没人会主动教这些,业余时间也不知道找谁交流。
他捧起这本书翻了翻,书本第一页的被以前的主人手写的七句口诀吸引了他。
查检表-集数据;
层别法-作解析;
鱼骨图-追要因;
散布图-看相关;
柏拉图-抓重点;
直方图-显分布;
控制图-找异常。
这些东西读起来朗朗上口,都是自己以前没有机会了解的东西。
翻看了其中几页,有使用目的、作图步骤、如何看图、注意事项,图文并茂,看起来并不费劲。他就买下了这本书。
回到宿舍,就开始了阅读。
这本书确实打开了他的思路。以前只知道埋头干活,现在发现还有这样的工具可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他把现在自己每天工作中的一些品质信息和这些方法联系在一起,寻找结合点。
这家韩资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三条生产线只有一个品管人员,负责巡查。刘红光就经常找个品管去沟通,了解品质信息,和她交流QC七大手法。
很多人可能觉得搞生产的,不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