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厂家来给终端销售门店维修电喷车引申出
关于厂家来给终端销售门店维修电喷车引申出的话题
群语音摘录
(本文六千余字,可能需要你花10—15分钟时间阅读)
电喷上市,对不少维修工来说,可能是今天艰难的市场生存中又一个到来的噩梦。
所以,现在市场上,我们听到更多这样的声音。
1、把电喷改成化油器。我们不是没改过。
2、现在电喷上市还早的很。出来后自然就会修了。电动车不也是这样嘛。
3、修不起有厂家来修。
第一类论调,把电喷改为化油器这种看似有道理。这话放在当年的某些电喷系统没多大问题,即使在今天的某些电喷车上,还是有效的。但面对当下众多的多凸台电喷时,请告诉我,你将如何改?
第二类论调,说实话,这类人信心满满的,但是应该明白电喷车的技术含量,远远不是今天的电动车那么简单。
凭心而论,这两类论调的人,有懒堕不愿意寻求学习提高、有各种无奈、有自以为是、缺乏对科技,对技术的敬畏。事实上,你周边也不是没有电喷车。只是他们有个圈子,这些车都去他们认同的地方去换机油和维修去了。你赚不到这笔利润。
但今天,我们不讨论这类问题,而是给大家交流分析第三种思想。
电喷没什么的,坏了修不起有厂家来维修。持这类论调的,一般多是维修工兼卖整车的兄弟伙。这类人一般分布在乡镇级销售整车和维修。但从事摩托车销售的一线兄弟们,在你多年的销售摩托车职业生涯中,你真的见到过说着普通话的工厂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和维修技师)?有,又有多少?
省级城市和部分份额大点的地级城市的终端销售门店能见到过正经的厂家技术人员,一般说,受制于多种因素,厂家的技术类人员,来到县城销售商处修车的都很少,更不要说乡镇级了。事实上,我们见到的基本都是大(小)代理商门店里的技术师傅。也就是说,我们口口声声说的电喷坏了有厂家下来人,其实到你店里来的,基本就不是厂家的人。况且也承受不起。
国内有个还算著名的企业,较早的踏入电喷行业。为配合电喷的上市和针对国内售后与维修行业修不了电喷的问题,专门成立了个人的技师服务队,连轴转式的奔赴全国各地灭火。就是这支队伍在一定程度上拖垮了这家企业。至今靠卖股份欲打翻身仗。
摩托车普遍在农村县城乡镇销售,交通不便,厂家的人员配置几乎不可能到达县城、乡镇一级的终端门店里面来,这笔交通费用太庞大。基于这种实情,厂家只能服务到大代理商这一级。
汽车行业与摩托车行业有所不同,汽车行业是从经济发达的城市逐渐向不发达城镇推广,加之汽车基本没有坏的趴窝的故障,所以厂家只需要在一二线城市布点,就能覆盖自己的销售区域。一台汽车跑个2、公里去4S点修一下,这个不是什么问题。不过摩托车的话,这个距离就是次短途旅行了,作为客户几乎是不可能接受的。
还有就算厂家的人来,你能承受得起接待费用?这是我们没有真正接待过厂家人员的原因。大点的代理商(起码是相当规模的县级)由于业务量相对比较大,利润较好。接待他们不是个问题。你要明白,工厂的下来的吃住费用可不是一笔小的支出。你修不了,他多来几次,你能吃得消?
也好在,你以前接触的基本上是本地代理商的维修工。他们的消费低得多。
但这些人,除了比你早接触,多接触某车型以外。他们的维修技术估计也是给你差不多。
这在化油器时代,他们的缺陷,你还看不出来。电喷会更多的涉及到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等。我们不行,你肯定代理商的维修工就一定行?肯定厂家人员,会随时来你处?
说到这里,我们要明白一点。汽车是以工厂为主要导向,摩托车是以经销商为主要导向。
咱们下面卖车的兄弟们,有没有遇到过两种现象。第一是你一直经销某个品牌的摩托车,但是后来批发车的老板换人了;第二是你一直在某个批发车的老板手里拿车,但是那个老板经常的更换自己代理的品牌。当然,那种做着做着就消失的批发商,咱们这里就不谈了。这两种情况,你的保修车怎么处理?
这些情况其实就是经销商导向摩托车行业的直接结果。豪爵算顶呱呱的国产品牌了,一样在某些地区市场上消失。为什么?经销商出于自身利益,不待见,不做这个牌子。相信大家在网络交流中都能遇到,不同地区流行不同品牌,有些品牌在某些地区根本就没有批发的。就是这个原因在里面。
国四电喷来临,你还眼巴巴的等着厂家人员下来,省省吧兄弟们,你等来的只是大代理门店里的技术师傅,他们多数和你一样,从一线维修出身。厂家售后技术人员人力是有限的,转到你这个县城这个乡镇,猴年马月的事情。问题是你的客户,不会猴年和马月的。
我们再看,今天漫山遍野的所谓厂家培训,有多少是厂家下来的技术人员?
想必前段时间群里有人去参加了某厂家的电喷技术培训,除了学到认识配件,就是还学习“镇流器”的事情,都有所耳闻吧。
求人不如求己,哪天你的上家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原因,放弃以前做的品牌,这个时候你的保修找谁去?找厂家,你认识吗?不要谈什么两年两万公里质保,这种是写在纸上给你看看的东西。真要用起来,你会很不舒服的。这好比法律条文,你很喜欢围着法律转吗?
和法律打交道,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难道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吗?所以,同样道理,自己千万别拿着那张纸说事。客户只会找你说话,堵你的店门口,最后坏的是你自己的良好商业信誉,和你的上家,厂家,没有半毛钱关系。
咱们谁能撼动一个品牌在地方上的口碑?这是痴人说梦。
典型的是,我们见到一些乡镇级销售商,在某些技术学习讨论群里,不敢开枪(腔)、不敢问问题,生怕被圈内人士举报。怕举报到哪里?去上家代理商哪里。因为我们没有技术支撑,必须事事依赖他们。
既然撼不动,咱们能做的就是看清问题的实质,用知识用技术来武装自己。不但能对付自己卖的品牌售后和维修,别人的品牌过来一样的能干,这才是我们追求的。
凭心而论,抛开商业利益后,修车真的需要换多少件?所以,不用担心别的品牌你拿不到配件,都是同行兄弟,话就不用说的太明了,大家都明白里面的道道。
我们记得给维修技师们说过一句话,电喷时代(至少3-5年内),不要想靠换件来支撑。电喷配件多数采用静电包装,一旦去除包装,上车试验,故障不除,配件是不能退换的。当然,你去买配件,遇到开了包装的,你也是不会要的。
如此看来。我们把电喷时代,自己门店的信誉依靠在上家批发商身上,这种思路到底靠谱不?或许整的值得我们大家好好想想了。
哪有什么讲道理?地球从来是丛林法则,“道理”是皇帝的外衣而已。主席早就讲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赶紧让自己强大,比什么“道理”都有“道理”。
我们团队现在倡导无损检测,远程诊断,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今天很多事情都是网络可以解决的。各种外卖,网购,滴滴打车,小孩布置作业,医院挂号,等等,网络已经无处不在。
甚至淘宝都在抢夺我们的资源。淘宝不但低价抢占竞争我们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淘宝还教会了客户怎么修车。淘宝上买个配件都有整个详尽的装配流程。说句笑话,你的用户按照那个流程装配出来的效果,或许会超越你。比如给定的扭矩,现实中,我们多少人有扭矩扳手,更不要说什么预扭力扳手了。
我们要想不坐以待毙,那就是携起手来,团结互助,借助团队的力量,强化基本功,赶在新技术上市前,做好知识储备。
做到来能修,修能好,好能用的境界。把你昨天和今天的对手丢几条街,抢占电喷市场的第一桶金。
我们目前所作的就是带领大家进入网络修车的时代,今天团队在起步,可以说我们是在寻找合伙人。当然,今天你可以观望,一如多年前我们观望电动车市场一样。明天,在网络大潮的趋势下,你本来可以成为合伙人,但现实还是在做一个网络远程的客户,那么,明天你基本还是和今天一样。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想在这个圈子里混的兄弟,现在已经是没有退路的时候了。年7月1日起,国家已经停止了化油器车的申报;年7月1日起,国家停止化油器车的上牌。
同行兄弟、你准备好了吗?
在摩托车产业链里,摩托车后市场行业一直是被边缘化。坑蒙拐骗、“黑手党”、是社会大众对我们的看法;蝇头小利趋之若鹫、没素质的草包、是代理商批发商群体眼里真实的我们;砸价、相互拆台诋毁,是我们圈内的常态。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同样,昨天的暴风雨也淋不湿今天的衣服。谁说失去的永远失去,失去的一切正等待着未来,未来的一切就开始于现在。
今天网络电商已经开始撼动昨天那种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方式,网购的价格无需什么成本,仅仅是点点流量费就能查询到。还想打闷棍,玩忽悠,手机一扫码,立刻原形毕露。相信我们大家多少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吧。
好,那么会有人问,如果这样,商业还有什么价值?还需要人卖东西吗?卖东西的人该怎么办?怎么赚钱?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很可怕的。
如果你还坚持原来的方法,就会被淘汰。所以你要改变服务体系,而不是简单的靠信息不对称赚钱,不能再赚信息的钱,要赚服务的钱。通过不断的加强服务获得更多用户的亲睐,而不是通过信息不对称。
整车或者配件从工厂到车主有三条链,即供应链(代理渠道、销售渠道);服务链(摩托车不同于其他家用产品,拿到手就能用,比如说手机;也不同于空调之内的,安装好了就再不用管。摩托车需要专业人员安装调试、使用中需要各种维护保养);消费链(谁来消费购买、客户群建立维护)。而最难的是服务链,没有服务链这个环节,摩托车在车主手里就是一个纸壳大包装箱。
第一波电商错误的把服务链当成了简单的交易链,比如说网上的某摩托商城,整车营销这块其实做的是杯具的。即使是线下实体门店,不管是卖整车的还是做维修的,服务这个环节做不好,还想赚钱,可能吗?
摩托车后市场行业的服务,和技术密不可分。虽然技术很难直观的被人看到,但是行业里面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脱离技术。
我大不了换个发动机。可以啊,没有技术,怎么制造发动机?拿黄泥巴捏一个出来吗。
所以,技术无处不在。摩托车后市场行业,车辆维护保养、故障诊断,更是技术密集的地方。明年的国四电喷时代,对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不是简单的量数的提高,而是一个质的需求飞跃,上升一个层面,从机械为王,转变到电气为王。
为赢在未来,《摩托车》杂志与时俱进、将以往传统的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升级转型为摩托车诊断技术大赛,旨在改变传统维修观念,引领摩托车后市场行业走上科学化发展的道路。
诊断技术大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3年前,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行业里面各种赛事层出不穷,不过基本上以厂商体系内自己的赛事为主。比如说五羊的阳阳杯技能大赛,卖五羊的兄弟们应该很熟悉,还有前段时间网上传的火热的铃木亚太地区技能大赛。我们想想,如果五羊体系的去参加铃木亚太地区赛事,铃木体系的去参加阳阳杯。呵呵。
六粮液集团举办酒类评选会,沱牌舍得酒、梦之蓝,这些人家会去参加吗?
同行相欺,是因为有利益冲突,如果没有利益呢。比如说,我们谁会给马路对面卖水果的起矛盾,谁会恨不得斜对面卖衣服的倒闭。我想不会吧,除非你们之间有私人恩怨,否则一个智力健全的人,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
为什么?公信力。企业也罢,行业协会也罢,这些组织是不具备公信力的。
什么是公信力?公信力: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公共信服力的意思。白话说,别人信任你。
只有举办方和参与者之间没有商业瓜葛,同时具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才能说具有公信力。这也是摩托车杂志社能够延续20多年举办行业赛事的基石——公信力。
今年由《摩托车》杂志主办的中国摩托车诊断技术大赛,带给参赛者的是业界顶级的荣誉。为什么我们说“顶级”?因为业界各种赛事中,无论渊源、举办届数、参与人群的地区覆盖面、公信力,等等方面,诊断技术大赛都是独占鳌头。
就是这届赛事,目前已经有新疆、海南、黑龙江、山东半岛的同行报名参与。祖国大陆地区的东南西北四个最边沿的地方,同行们都踊跃加入,如果没有公信力,没有一定的档次,靠忽悠就能把大家忽悠过来?而且这些人不是第一次参与我们的下线活动,很多人都是多次参与,大家早就成了网络和事业工作中的好兄弟。
参赛不是目的,学习才是目的。比赛是向行业中的拔尖者学习,向同行兄弟朋友学习。同时赛事期间还有技术讲座。本届赛事的技术讲座为了满足大家对新技术的渴求,敞开征集课题。把你想知道想学习到的知识告诉我们,我们根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1.html